在名古屋設立日本子公司:列支敦士登籍CEO講述公司進入市場的背景
從汽車到飛機,CemeCon的技術都有廣泛應用
Q.請告訴我貴公司的事業內容。
CemeCon製造並銷售用於切削工具塗層的設備,並直接向客戶提供塗層服務。同時,我們還為新客戶或需要客製化產品的客戶提供塗層樣品和專屬塗層解決方案。我們的客戶支持團隊透過電話支援、快速的備件供應,並在必要時上門維修設備或執行預防性維護,以保障設備客戶的使用。
CemeCon的優勢在於其金剛石塗層和HiPIMS*塗層,可將切削工具的壽命延長10至100倍,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包括汽車、智慧型手機、消費電子和航空航太在內的眾多行業的企業都在使用CemeCon的塗層技術,其中也包括空中巴士和波音等公司。
*HiPIMS (High Power Impulse Magnetron Sputtering)/ a deposition technology

Q. 您能介紹一下CemeCon Japan的角色嗎?
CemeCon於2016年1月在東京開始運營,但直到2020年才遷至名古屋並建立了塗層中心。名古屋中心不僅展示我們的產品(設備),還提供塗層服務,並負責客戶支持。同時,我們也從名古屋為韓國市場提供客戶支持。目前,名古屋共有約15名員工,其中包括一名來自歐洲和一名來自韓國的員工。
我們之所以選擇名古屋,是因為它滿足了我們所有的條件。
Q. 您是如何決定進入日本市場的?
我第一次來日本是在1990年,當時是為另一家公司出差,此後斷斷續續地在日本生活。最初我與CemeCon的關係是作為外部顧問。當時CemeCon的產品主要透過代理商在日本銷售。我認為CemeCon的產品非常適合日本市場,因此向CemeCon總部建議設立日本子公司。
經過一年半的調研後,我們做出了搬遷的決定。最初,大阪和橫濱也被列為候選地,但最終選擇了名古屋,因為它滿足了我們所有的條件。在選址過程中,有三個關鍵標準。第一,交通便利,便於我們拜訪客戶,也方便客戶來訪。第二,便於吸引優秀的工程師。第三,能夠找到足夠寬敞的空間來建立塗層服務中心。
名古屋非常便利。前往東京和大阪都很方便,並且可以使用國際機場。此外,包括三菱重工業在內的眾多航空相關產業集中在該地區。在名古屋,吸引員工和服務客戶都非常容易且便利。
不幸的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們最初的計劃發生了很大變化。最終安裝的設備數量和雇用的員工人數都比原先預期的要少。

Q. 從您的角度來看,名古屋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有幾個方面。食物非常美味,城市規模恰到好處,不大不小。租金等運營成本也合理,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公共交通十分便利。
Q. 在進入日本市場時,您得到了哪些支持?
JETRO的支持非常出色。我們得到了很多幫助。他們協助我們在東京設立了臨時辦公室,並在尋找最初的東京辦公室時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確實幫助我們踏出了進入日本市場的第一步。同時,他們還協助我們對接了顧問、顧問師、審計師、金融服務等創業所需的一切資源。他們的支持真是非常非常棒。

開設銀行帳戶、招聘員工……對我們來說,創業初期是最困難的時期。
Q. 在日本獲得支持時,您遇到了哪些困難?
在銀行開設公司帳戶時我們遇到了很大困難。即使有註冊資本,銀行仍然會拒絕。但在JETRO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開設了帳戶。此外,招聘人才也很困難,尤其是會講英語的人才成本很高。創業初期對我們來說是最艱難的時期。
Q. 在進入日本時,您從名古屋市獲得的支持如何?
名古屋市向我們介紹了位於金山的名古屋企業孵化中心(nabi/金山)內適合我們業務用途的臨時辦公室。此外,還向我們介紹了補貼、稅收優惠以及在名古屋開展業務所必需的政策措施。我們還得以參加了2021年的展會「NAGOYA NEPCON JAPAN」。雖然參展企業的業務領域與我們直接關聯不大,存在一定的不匹配,但我們仍然交換了許多名片,拓展了交流範圍。
*Nagoya Business Incubator (nabi/Kanayama)/ Nagoya Industries Promotion Corporation’s rental facilities for start-up companies and companies seeking to enter new business fields.

在未來3至4年內將銷售額從5億日元提高到10億日元
Q. 您對未來有哪些目標?
基本上,我們有五個階段,目前處於第三階段。第一階段是探索日本市場。第二階段是在提供高品質產品的同時,建立並完善塗層服務中心並招聘員工,因為日本市場對品質要求非常嚴格。現在我們進入第三階段,即擴大銷售。今年1月,我們已經新增了兩名員工,以幫助在未來3至4年內將銷售額從5億日元提高到10億日元。
第四階段是從目前約4至5億日元的「奮鬥期」邁出,進入一個相對舒適的階段,即實現1,000萬至1,500萬歐元(約10億至15億日元)的水準。我希望能在5年內達到。進入「舒適區」還意味著擁有10台以上的生產設備並具備穩定的客戶基礎。最後,在第五階段,也就是著眼未來,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擴展到其他領域?」並考慮增加新服務、開發新產品等。
PROFILE

CEO, CemeCon K.K.
Alexander Marxer
Marxer擁有電子工程學位,並取得了國際管理學的進修學位。 他曾在瑞士和日本的中大型跨國公司任職。大學畢業後,他以應用工程師起步,逐步晉升為項目與產品經理、技術經理、全球銷售經理,最終在瑞士的Steinemann、日本的ABB/IHI合資公司以及CemeCon Japan擔任高管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