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日田市北部的 「小鹿田燒之里」 於1705年由柳瀨三右衛門開窯。 窯元利用溪谷的水用唐臼打碎土,作為用使用柴火的登窯烤的以前的技術製作的樸素的燒烤物的背面被知道。 現在也作為日用的工具被親近。
昭和29年英國陶藝家伯納德 · 利奇訪問後,在全國聞名,平成7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財產。
另外,研磨陶土的唐臼的聲音被選定為 「日本的聲音風景100選」,整個地區被選定為重要的文化景觀。
(2024.2)




地址 | 大分縣日田市源榮町皿山 |
諮詢地址 | 小鹿田燒陶藝館 TEL:0973-29-2020 |
假日信息 | 不定期休息日 |
停車場 | 有 |
到達方式 | 從大分自動車道日田IC坐車約30分鐘 |
惠普 | https://www.oidehita.com/archives/304 |
「唐臼」 的聲音響起的 「皿山地區」
小鹿田燒和盤山地區

小鹿田燒出生是在距今近300年前,1705年 (寶榮2)。 日田郡大鶴村的黑木十兵衛邀請了福岡縣朝倉郡小石原村的陶工柳瀨三右衛門。 三右衛門和十兵衛一起尋找適合窯業的地方,在小鹿田建造了李朝系的登窯。 選擇這片土地的決定性因素是,有適合登窯的築窯的斜面,還有豐富的陶土和柴火,並且被認為是方便水力利用的自然環境。
在300年前的開窯當時,一直保持著傳統技法的 「小鹿田燒」。 樸素而溫暖的 「小鹿田燒」 是為了 「生活」 的器皿。
「小鹿田燒」 是用於民眾生活的日用雜貨 「民陶 (民藝陶器)」。
與 「官窯」 不同,沒有華麗和纖細,但質實柔軟,樸素而溫暖。 使用 「飛釘」 、 「刷毛」 、 「梳子」 等工具安裝的幾何圖案,「打掛」 「流掛」 的釉藥產生的嚼勁和溫暖,雖然很樸素,但具有不輸給時代的牢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