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百舌鳥古墳群中央的公園。 園內也散布著古墳,有博物館、日本庭園、中央圖書館、城市綠化中心等設施。

代表近代的歌人與謝野晶子於明治11年(1878)12月7日作為日式點心商 「駿河屋」 的三女出生。 少女時代在出生地的帳場,在店號的間隙沉迷於古典文學,覺醒文學,使其才能開花結果。 在生家遺址上,建立了上京的晶子思念 「故鄉堺」 的歌碑。 「海鷗潮的遠鳴,成為少女,父母的家」。 在利晶的杜內的 「與謝野晶子紀念館」 中,再現了當時駿河屋的身姿。

在仁德天皇陵古墳的後圓部附近建造的帆立貝形前方後圓墳。 被包圍的丘全長約87m,2段築成的後圓部的直徑約60m,高度約9.8m,前方部的寬度約40m,高度約2.7m。 由於昭和30年(1955) 的開墾,前方部被削去,作為帆立貝形前方後圓墳,是百舌鳥古墳群中最大的。 埋葬部分的構造和隨葬品等不明,但從出土的圓筒陶俑來看,建造是在5世紀中葉。 被認為是仁德天皇陵古墳的陪塚,後圓部由宮內廳管理,前方部和護城河由堺市管理。 是國家指定史跡,是世界遺產 「百舌鳥 · 古市古墳群」 的構成資產之一。 參觀從周圍的道路。

仁德天皇陵古墳的北方,位於百舌鳥古墳群北端的前方後圓墳。 丘的長度148m,後圓部的直徑約76m,高度約13m,前方部寬度約110m,高約15米,在百舌鳥古墳群中是第7大。 建築是在5世紀中葉。 是仁德天皇的第三皇子,宮內廳作為第18代天皇 · 反正天皇的 「百舌鳥耳原北陵」 進行管理,也是世界遺產 「百舌鳥 · 古市古墳群」 的構成資產之一。 原來是雙層的濂,現在是單層的盾型周濂,從3段建造的丘出土陶俑。 被認為是陪塚的古墳有鈴山古墳和天王古墳兩座。 古墳南側有拜所,從北側的異神社院內可以近距離看到後圓部。

世界遺產 「百舌鳥 · 古市古墳群」 中登錄的百舌鳥古墳群的古墳之一。 在5世紀中期的建築中,被三重護城河包圍的丘長486m,後圓部的直徑249m,高35.8m,前方部寬307m,高34m,陵域約46萬4000平方m的日本最大的前方後圓墳。 與庫夫王金字塔、秦始皇陵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墓。 實際的被葬者不明,宮內廳作為第16代仁德天皇的陵墓 「百舌鳥耳原中陵」 進行管理。 前方部有放置了長持形石棺的孔式石室,據推測,在丘和堤上立著近3萬個圓筒和馬形的陶俑。 周圍散布著永山古墳和丸保山古墳等陪塚 (陪塚) 10座左右。 參觀是從南側的拜所,還是從約2.8km的周遊道路。

仁德天皇陵古墳西北,位於距離50米左右的前方後圓墳。 前方部朝南,被盾型的周濂包圍的丘的全長為100m,後圓部的直徑為63m,高度為10.3m,前方部的寬度68.5m,高度10.3m。 在3段建造的丘上有葺石和陶俑,在西側的縮頸部有建造。 建築是5世紀上半葉。 主體部的構造和隨葬品等不明,但也有與百濟王仁墓的傳承。 丘由宮內廳作為仁德天皇陵的陪塚管理,是世界遺產 「百舌鳥 · 古市古墳群」 的構成資產之一。 周濂也是堺市指定史跡。

千利休是茶道三千家(表千家、裏千家、武者小路千家) 的始祖,出生於堺,成就了鮑魚茶。 以茶水接近信長,死後一邊作為秀吉的茶頭服侍,一邊掌管北野大茶水等,作為天下第一的茶匠發揮了權勢。 在晚年秀吉的憤怒中充滿了自刃。 宅邸遺址上有一個井屋形,是用椿之井和利休相關的大德寺山門的古老部件建造的。

令和元年(2019)7月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古墳群的總稱。 大阪府堺市的百舌鳥古墳群、羽曳野市、藤井寺市的古市古墳群中有45件49座古墳是構成資產。 這些古墓是在古墳時代的最盛期4世紀後半期 ~ 5世紀後半期在大坂平原南端的階地上建造的。 以仁德天皇陵古墳那樣的丘長約500m的鑰匙孔型的前方後圓墳為中心,帆立貝形墳、圓墳、方墳密集形成群。 從其墳墓形式和規模等可以了解到古墳時代日本獨自的埋葬文化和與權力相關的政治、社會結構。

位於大仙公園內的茶室。 有與今井町有淵源的 「黃梅庵」 和數寄屋造的名匠仰木齊魯堂建造的 「伸庵」,在伸庵有立禮席(椅子席) 可以品嚐到一杯抹茶300日元 (帶乾點心)。 被指定為註冊有形文化財產。

俗稱蘇鐵寺而聞名。 境內有被稱為樹齡1100年的高8m的蘇鐵,被指定為國家的天然紀念物。 織田信長搬到了安土城,但蘇鐵哭著說 「想回到堺」,留下了恢復原狀的傳說。 也是因堺事件而有11名土佐藩士切腹的地方。 據說小堀遠州把手伸進去的枯山水的庭院是室町時代的作造(堺市名勝指定)。 堂內禁止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