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古市古墳群的大致中央部的國家指定史跡的前方後圓墳。 丘長225m,丘周圍環繞著稱讚水的護城河和廣泛的堤壩。 建築時期推定為古墳時代中期(5世紀前半)。 建造時的形狀還殘留得很好,可以很好地理解縮頸部的建造和3段建造的丘的樣子。 從丘和堤壩出土了圓筒陶俑、形象陶俑、滑石製勾玉等。 埋葬設施的詳細情況不明,但據說後圓部有收納了長持形石棺的穴式石棺,宮內廳治定為 「應神天皇陵穗號陪塚」。 周邊也散布著被認為是陪塚 (陪塚) 的方墳。 世界文化遺產 「百舌鳥 · 古市古墳群」 的構成資產之一。

位於古市古墳群中央部的日本第2位大小的前方後圓墳。 丘長為425m,推測3段建造的丘的高度為36m,丘盛放的土的量為143萬立法m,體積上是日本最大的古墓。 建築時期被認為是古墳時代中期(5世紀前半期),建築時圍繞著雙重的護城河和堤壩,在周圍建造了陪塚。 從丘和護城河出土了圓筒陶俑、房屋、馬等形象陶俑。 埋葬設施等不明,但被宮內廳定為第15代應神天皇的 「惠我藻伏崗陵」。 是世界遺產 「百舌鳥 · 古市古墳群」 的構成資產之一,秋天波斯菊田擴展的西側的外護堤 · 外堤的遺跡地是國家指定史跡。

吉村家是在源賴朝附近功不可沒的武將佐佐木高綱的子孫,在江戶中期擔任18個村的大莊屋。 元和元年(1615) 的大坂夏之陣之後建造的主屋(重要文化財產),是在客房部保留桃山時代的書房建造的建築樣式的一部分的代表性的豪農的建築物。 5280平方m (約1600坪) 的用地有主屋、長屋門、土藏等。

據說聖德太子和蘇我馬子的建立,是飛鳥時代的寺院。 俗稱 「中的太子」,被列為河內三太子之一。 建築物是法隆寺式伽藍配置,但被兵火襲擊,現在的正殿是江戶初期重建的。 白鳳時期的彌勒菩薩半思維像和鎌倉時期的地藏菩薩像都是重要的文化財產。 每月18日是參觀日。

作為應神天皇的宗廟,多次仰望歷代天皇的行幸,另外來自朝廷 · 幕府的庇護也很厚,作為武神被崇拜。 現在的神殿是由豐臣秀賴重建的。 寶物館收藏有國寶神輿、應神天皇陵出土的鞍具等多種寶物。

服務器農場入口旁邊的農產品直銷所 「這裡市場」。 除了在服務器農場內採集的農產品和幼苗之外,還有當地富田林和東條地區生產的時令蔬菜、水果、雞蛋、切花、也銷售雞蛋蓋飯變成習慣的新鮮的雞蛋,用金剛山的清水加工了的火腿,培根。 即使不進入服務器農場也可以購買。 每一個都是新鮮的,安心第一的精心挑選的東西。 吃了一口肯定會上癮。 價格也接受,非常滿意。

在大阪的南部,被富田林安靜的山包圍的觀光農場,秋天可以享受到採橘子、挖芋頭、拾栗子等。 另外,全年都可以吃燒烤等園內飲食。

可以享受採橘子、拾栗子、挖紅薯,帶燒烤、帶便當也OK。 園內有運動、迷你釣魚護城河、釣小龍蝦、打高爾夫球等,可以玩一天。

擁有全國屈指可數規模的觀眾席數200個,圓頂直徑20米的天文館。 位於擁有800個座位的音樂廳、會議室、音樂練習室等的文化會館的3樓,放映著從孩子到大人都能享受的節目。

位於羽曳野丘陵的南端,原封不動地利用了丘陵地帶的公園。 綠意盎然的園內,四季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棲息,讓遊客賞心悅目。 另外,恢復了自古以來擴展到河內地區的里山風景的 「河內之里」 、有大型複合玩具滑梯的 「調皮之里」 、 「櫻木之里」 、 「水邊之里」 也很受歡迎,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在自然中悠閒地玩耍的公園。